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提“亮度”、加“力度”、拓“深度”,4个工业园区荣获全省首批星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的称号,此项成就在全省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今天,我们深入探访4个园区,一起看看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

鼠标指向任何一“点”,企业污染物排放、运行图表等数据,就立刻跳了出来。这便是长合区天子湖南园区推出的污水零直排智慧化监管系统。最近,这个系统有了新升级,增加了水平衡监测模块。 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合区分局水科负责人史佳云告诉记者:“获得进水数据排水数据,做一个比值,就能确定这个企业是否存在偷排漏排、私接暗管,能更好帮助我们执法。” “方便很多,以前我肯定要去找企业要资料,要他们的检测报告,再去在线平台里拉数据,很麻烦。”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合区分局环保管家吴震东说道。 
而这个新模块,让园区内的祖名食品负责人陈懿感触颇深。他说,以前一家企业排水出了问题后,会影响其他企业的用水。“以前一家一家来检查来取样,那也是比较麻烦的。现在有问题直接可以知道。营商环境确实是好很多。”安吉祖名豆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懿如是说。 如今,该系统已接入35家涉水企业,并依托数智监管预警模型,形成“发现问题-现场确认-执行整改-闭环反馈”全流程跟踪机制,不断提升联防联控水平。 
史佳云告诉记者,“持续优化(系统)响应流程,响应方式包括响应时效,管理从人治向智治迈进,从而提升我们的水环境质量。” 而在德清经济开发区新市园区,“一企一管”让每家涉水企业的污水排放都有迹可循。最近,“一企一管”管理平台还更新到5.0版本,管控精度和灵敏度提升了20%。 德清经济开发区经发部工作人员沈锋锋对记者表示:“误测误报概率大幅度地下降,对企业运行影响也在进一步下降。” “以前的话,排到污水厂的水如果超标了的话,你根本就追溯不到是哪家企业的。”湖州德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琪瑛对记者说道。 而这,则会影响下游污水处理的效果。德清新市乐安污水处理厂厂长罗秋良向记者介绍说:“水质进来不稳定,(处理)能耗上会加大,出水水质也带来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清在全省率先实施“一企一管”。简单来说,就是污水排放专管专用,并依托检测设备进行不定时检测。“哪家企业的水是不合规的,我们就给他截断了,污水厂就不会出现水处理不过来这种情况了。”陈琪瑛说道。 德清县新市镇美丽专班工作人员许崇银向记者介绍说:“2024年新市镇镇域范围内,所有水体都能达到Ⅲ类水以上的标准。” 在南浔和孚化工园区,当地在“一企一管”的同时,开始建设全市首个工业污水处理项目,来提升园区工业污水的综合处置能力。 “按照1.5万吨/天的处理量来进行设计,增加了三相催化氧化工艺跟活性焦再生工艺,重点就是将高浓度化工废水中的COD这一项进行处理。”菱和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负责人沈忻介绍说。

筑巢引凤。一座高品质、功能全的现代园区正孕育而出,也吸引着一个个大项目的落户。“满产的话达到20亿元的产值,我们企业也是看中了这个园区配套的一些废水处理项目,刚好适合我们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美信佳中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环总监何新峰赞许地说道。 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浔分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曹娴琳告诉记者:“这个污水处理厂,是为菱湖化工园区和和孚化工园区来配套建设的,也是助力我们两个园区的一个能级提升。” 同样作为星级工业园的长兴城南工业园,在2024年10月还成功入选了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打造了突发水污染多级防控体系,在企业、园区的雨水管网及入河口上建设智能安全闸站,进行层层拦截。 长兴县和平镇村镇建设办副主任李正亚举例说:“比如说企业出现了一个应急情况,在闸门砸掉之后,我们能最小代价地进行一个生态环境处理。也是为了保障我们整个西苕溪的水质安全。” 
污水何以零直排?首创“一企一管”、用上数字化手段、打造多级防控体系……这是湖州在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中交出的“秘籍”,助推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李表示:“下一步,立足我市工业园区行业特点和水污染治理现状,加快推进废水管网建设、入河排污口溯源分析、工业企业低碳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治理改造等方面,不断拓展星级园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带动我市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污水零直排,是湖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招儿,也体现了政府部门从只管最后一步变成了从最开始就下手解决问题。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新点子,让湖州的生态美上加美!
3995974-26488-34-环保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