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受理的1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9月26日-2024年10月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人:市生态环境局南太湖新区分局 联系电话:0572-2107903 通讯地址:湖州市红丰路1568号南太湖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个人) | 建设项目概况 | 公众参与情况 | 相关环保 措施承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 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湖州吴兴七里110千伏变电站第三台主变扩建工程 | 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康山街道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1)七里110kV变电站第三台主变扩建工程 本期拟在#3主变预留位置新增1×50MVA主变,主变户内布置,新增110kV出线1回,新增1×(3600+4800)kvar电容器组。 (2)湖州~碧浪T接七里变110kV线路工程 新建110kV线路路径长约0.92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02km,单回电缆线路路径长约0.9km。导线型号为1×JL3/G1A-300/25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电缆型号为YJLW03 64/110 1×630交联聚乙烯阻燃电力电缆。 | / | 业主承诺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 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1)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足够安全距离,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降低静电感应的影响;(2)定期巡检,保证变电站内电气设备运行良好,各种设备连接与接续部分接触良好,确保变电站周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相应限值要求;(3)本项目110kV单回架空线路提高导线对地高度,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布置;(4)本项目110kV单回架空线路导线对地距离不小于9.0m,地下电缆线路已从设计角度最大限度的屏蔽线路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线路沿线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运行阶段加强线路巡检和维护管理。 声环境保护措施: (1)选用低噪声主变,主变户内布置,3#主变压器在正常运行下距其1m处声压级不大于63.7dB(A);主变室设置隔音门、消声百叶窗等降噪措施;(2)使用加工工艺先进、导线表面光滑的导线,减少电晕放电等措施,以降低可听噪声;(3)做好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检,确保变电站厂界噪声排放达标,变电站周围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噪声达标;线路沿线声环境满足相应功能区要求。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本期主变扩建工程不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固体废物产生量。七里110kV变电站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不会对外环境造成影响。废旧铅蓄电池和废矿物油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输电线路运行无固体废物产生。 地表水环境防治措施: 本项目主变扩建工程不新增人员编制,不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七里110kV变电站为无人值班,1人值守变电站,值守人员及巡视、检修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纳入站区北侧港南路市政污水管网。输电线路运行无废水产生。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减少临时占地;(2)加强施工管理,禁止乱占、滥伐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3)基础开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表层土壤单独开挖,妥善堆存,用于施工结束后植被恢复覆土;(4)电缆线路钻越河流(导流港支流)采用非开挖定向钻施工工艺,施工时应控制施工场地范围,减少施工扰动,精确控制定向钻的钻孔轨迹,采用先进的导向技术,尽量减少对河流底部和岸边的扰动;(5)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场地清理并采取植被恢复或者恢复原土地利用方式。 |
3836229-55173-34-南太湖新区分局
|